英国为何愿意“交还”香港?新中国如何一步步让“日不落”低了头
1982年9月,挟马岛得胜余威的英国首相撒切尔趾高气昂地走进人民大会堂
她准备借着中国与西方的蜜月期,向中国人再次确认英国在鸦片战争后对香港岛与九龙的所谓“主权”
然而一天后,从谈判场所走出来的撒切尔夫人不仅神气全无,还在门口的台阶上狠狠地摔了一跤
铁娘子为何丧气至此?这是因为英国这一次踢到了铁板上
铁娘子撒切尔在人民大会堂前摔倒
对英态度强硬的新中国
清末,英国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窃居香港。其中,《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分别规定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
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则约定英国“租借新界”,租期为99年。正是这“租借”二字,引来了百年后的一场交锋。
不同于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软弱清廷,共产党人在对待中英关系问题上,自始就表现得格外强硬。
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英国人按照国民政府的“许可”派遣军舰在长江江面上巡游,而这些军舰名为掩护侨民,实则妨碍了我军渡江作战
在警告无效之后,为了渡江作战的顺利进行,解放军果断开炮驱离了这些英国船只
被解放军炮兵驱离的紫石英号
这次炮击后来被称为“紫石英号事件”,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间里,在中国横行霸道的英国人从未想过会有被中国军队主动攻击的一天
然而解放军的强大让英国人冷静了下来,虽然前首相丘吉尔曾一度扬言要对中共实行“武力报复”,可是刚在二战中劫后余生的英国陆军根本不想在万里之外打一场没有前途的战争
这次事件实际上已经意味着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炮舰外交”政策的彻底终结,不过英国人依然对中国人的决心心存幻想
这份幻想,最终支撑着撒切尔夫人昂首挺胸地走进人民大会堂,准备在谈判桌上与邓小平“一争高下”
中英双方的谈判准备
不过香港问题倒不是中国人率先发难,英国人自己的“做贼心虚”,才是让中国人不得不在80年代就开始着手解决香港问题的根本原因
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已经宣布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可是面对新中国的声明,曾经在中国张牙舞爪的外国势力纷纷选择对此避而不谈
他们的心理活动很简单,当初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用武力打下来的,你中国想收回去,也得用军队再打一回
为了国内的经济发展,在建国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都没有武力收复曾经失地的明确计划
然而虽然“失地”暂时无法收复,可“租借”期总会到来,七十年代末,租借香港新界99年的英国人率先坐不住了
今日的香港新界地区
1979年3月,时任香港总督麦里浩亲自前往北京探听中国人的口风,他拐弯抹角地向邓小平提了一个问题:“香港的投资者能不能在投资新界这个问题上跨越97年这个限制?”
已经把《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当做默认事实的英国人,此时从未想过要把香港岛与九龙交还中国,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看看中国人能不能承认英国在97年之后依然可以拥有对新界的控制权
然而邓小平的回答让麦里浩胆战心惊,邓小平对麦里浩的来意一清二楚,他当即否定了麦里浩的意见并表示:“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不能讨论”
麦里浩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本来只是来谈新界问题,怎么突然就变成了整个香港的“去留”?在收到麦里浩的报告之后,英国政府要求驻华大使柯利达赶紧给香港问题找一条退路
1979年7月,柯利达思前想后,准备在法律上给中国人挖坑,以突破“香港主权免谈”这一问题,他表示按照英国法律,香港新界的土地契约只能够批准到1997年6月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
为了对投资香港的各国投资者负责,希望能通过中英双方修改土地契约,让新界的土地契约可以突破1997年的限制
柯利达这一要求,实际上就是以私人名义尝试突破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底线,对此洞若观火的邓小平指示外交部回绝掉这个要求,他明白英国人已经将目光完全转移到了香港这里,便立即做出指示
“香港问题已摆上日程,我们应该有一个明确方针”
英国人的慌张终于成功吸引到了中国人的注意力,香港问题终于到了不解决不行的时候了
与“日不落帝国”的交锋
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率领英国代表团出访北京,正式拉开香港问题的谈判序幕
在外界看来,刚刚赢下马岛战争的撒切尔夫人“挟着马岛胜利的余威”,然而只有撒切尔自己知道,她并没有与中国人谈判的底气
这是为何?因为早在半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再一次重申了底线。1982年4月,英国前首相希思访华,对于即将到来的香港问题,中国已明确表示
“割让香港岛与九龙、租借新界这三件事,都是过去不平等条约的规定;我们现在要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废除条约的问题,现在是考虑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了。如果可能,我们愿意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一问题”
老谋深算的撒切尔夫人当然能明白中国人的意思,比起谈判,中国人这次“请”她来北京更像是一次通知,再次通知她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与香港有关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就已作废,而中国没有武力收复香港,完全是出于对英国的“尊重”
如今,到了英国“尊重”中国的时候了
马岛战争中大显神威的无敌号航空母舰
对于撒切尔夫人来说,如果没有军队的支持,这次谈判对她而言就是必败之仗,果不其然,在两天的谈判后,撒切尔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让中国方面有任何动摇,特别是在她提出“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将会在未来十五年的英国统治期内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这一威胁时,我方直接回应“那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做考虑”
撒切尔夫人明白这种态度实际上就是军事威胁,然而刚刚在马岛得胜的她对于英军能否战胜中国这件事一清二楚
抗美援朝时期英国皇家来复枪团在朝鲜全军覆没的事情她还历历在目,有美国人的帮助英国尚且如此,想靠英国自己在远东挑起同新中国的战事,其后果可想而知
正是因为彻底意识到中国人的实力与决心,才会让撒切尔夫人在走出人民大会堂时身心俱疲、神情落寞,最终结结实实地摔了一大跤
而已在谈判桌上占尽先机的我方也没有对摔跤事件借题发挥,给了这位“败军之将”应有的尊重
朝鲜战争中被我军击溃的英国皇家来复枪团
1982年之后,彻底明白中国决心的英国政府终于开始试着接受“将会彻底丧失香港主权”这件事,而撒切尔夫人依然尝试在香港的“治权”这一问题上垂死挣扎
面对英国的纠缠不休,中国私下提醒英国“不要把路走绝了”,这句话再次让英国从“日不落”的大梦中醒过来,1984年9月18日,22轮谈判之后中英双方终于就全部问题达成了协议
这份协议名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他的前两条便是:中国决定于1997年1月1日恢复行使主权;而英国将于同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国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充分照顾英国面子的结果,因为对于不承认中英之间不平等条约的新中国而言,英国确实是把香港交还给中国
但对于之前曾三令五申“中英之间条约长期有效”的英国人而言,这一决定实际上意味着仅仅新界是到期归还,香港岛与九龙在英国人自己的理论中,就是割让给了中国
自马戛尔尼访华以来二百多年,英国终于在对华问题上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低下了他们一贯高傲的头颅
香港回归
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既有英国军事实力的下降,也体现出新中国的特有气质“全国人民都愿意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奋斗的决心”
英国终于用自己为例子,向全世界展现出了中国人无比坚定的的决心,所以某种角度上讲,或许我们还是要感谢一下撒切尔夫人的吧。